首页 > 陕西 > 西安 >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品牌专区
品牌介绍

  西安理工大学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1994年1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

  英文名: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由于历史变迁频繁,学校将人民0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之一“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时间——1949年5月1日定为建校日。61年来,学校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现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大学科技园,占地总面积1,311,602平方米(约1,967.3亩),建筑面积679,322平方米。2005年学校被陕西省委、省0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

  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印刷包装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与    

  设计学院、理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生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和体育、德育2个教学部。设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3个实验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6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陕西城市战略研究所也设在校内。

  学校现设本科招生专业55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7个,陕西省特色专业10个,陕西省名牌专业8个。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200余人,普通专科生等其他类型学生5,300余人。

  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现有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建有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文学及水资源等5个学科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1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1999年,学校研究生部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学校实现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学校现有教职工2,326人,专任教师1,343人,其中教授162人,副教授371人;247人具有博士学位,650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3人分别被授予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6人分别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称号;1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和学生创新成果。“十五”以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7项,已建成19门省级精品课程。1999年学校教务处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务处”荣誉称号。

  学校的科研工作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始终面向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形成了与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科研特色。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国家级奖16项、省部级奖249项。2001年学校科技处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2006年3月被教育部科技司命名为“‘十五’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2006年6月学校被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等五部门命名为“‘十五’期间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集体”。2008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和科技产业年收入双双突破2亿元大关。

  学校一贯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新加坡、韩国、乌克兰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2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自1999年起,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联合培养中德双重学历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生。近五年来选派教师出国进修、交流并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共570余人次。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考生报考十分踊跃,近三年,学校在全国第一志愿录取率平均为93.8%。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位居陕西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被评为陕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建校61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近10万名各类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他们的工作业绩充分显示了该校学子的精神风貌和育人特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广大西理工人凝炼了“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传承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践行了“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这些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构成了西理工之魂,培养了一代代西理工优秀学子,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当前,学校正在认真实施《西安理工大学“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训

  祖国、荣誉、责任

  祖国 :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奋发向上,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一切。

  荣誉 :强烈的荣辱观、是非观,有为国家增光,为集体扬名,为个人争先的荣誉感。

  责任 :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高度责任感,以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对人、对事极端负责的态度,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祖国、荣誉、责任”是完善人格的三个基本支撑点,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有执着的爱国精神、强烈的荣辱观和高度的责任感为育人的基本准则,严格要求每个学生。

  校歌

  为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师生员工和校友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树立学校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社会形象,在校庆 50 周年( 1999 年)前夕,经广泛征集和评选,确定了这首《春华秋实》作为校歌。词作者系校党委副-廉永杰,曲作者为校音乐教师屈斌和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陈大明。

  歌词共10句,言简意赅地反映了学校的地理位置、人文背景(黄河滔滔,秦岭莽莽,赫赫始祖恩泽,五千年文明育养)和校训(祖国、荣誉、责任)、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学校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及莘莘学子的志向(为我中华腾飞创造辉煌)。曲调既不失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特色。全曲分为 A 、B 两段,A段旋律庄重自豪,意在烘托学校的育人环境;B段音域升高,生机勃勃,其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歌曲更具时代风格,体现了师生员工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作品气势宏伟、刚柔并重,是优美颂歌和明快进行曲的完美结合,因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首肯。

  校歌《春华秋实》已在校园中传唱,更是重大-活动时的集体歌唱曲目,并曾在陕西科技教育广播电台与该校合办的节目中对社会播放,其乐曲已被用作该校广播台的播音开始曲。此校歌将在学生中届届传唱,永远鼓舞我们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再创辉煌。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9-82312504 邮编:710048

发源地陕西 > 西安
关注度:200
相关品牌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